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院组织师生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收听收看大会实况直播,与全国人民一同回望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历史厚重,在庄严神圣的氛围中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家观后畅谈感想,以下为大家分享部分教职工的观看感言。

学院党总支书记 牛军政:“强烈震撼”“无比自豪”是我观看阅兵后最直接的感受,整齐的步伐、强劲的声音、尖端的装备,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既不惹事、更不怕事的豪迈、自信和底气。大阅兵壮国威、扬军威,充分展现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历程和中华儿女奋斗新时代、筑梦新征程的昂扬精神风貌。我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引导师生一起做历史的传承者、价值的塑造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爱国主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抗战精神的内涵,激励青年把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转化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吾买尔·海孜尔: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讲话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通过观看阅兵仪式,我深受震撼,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也感受到党和国家捍卫和平的决心和能力,同时更加意识到作为学生服务管理者肩负的时代重任,我们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练好本领保卫祖国和人民,永远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学院副院长、教师党支部书记 彭慧:观看盛大阅兵,心潮澎湃,倍感自豪。受阅队伍威武雄壮,尖端装备气势如虹,充分展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辉煌成就与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作为一名扎根边疆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尤为深刻地认识到,强大的国防离不开坚实的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我们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致力于培养更多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强军、巩固边防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学院教师、副教授 阿布拉江·斯地克:当歼-35隐形战机以楔形编队掠过天安门,其机翼下挂载的电子战吊舱折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作为电子和通信工程学院的教师,我特别注意到受阅部队首次展示的量子通信指挥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在抗干扰通信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这非常让人激动和自豪!
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热孜瓦古力·买买提:通过学院组织的集中收看隆重的纪念大会和盛大的阅兵仪式,振奋、感动、自豪!整齐的方队,威严的军容,先进的装备,气势磅礴,展现着国力的飞跃,让人深感自豪、备受鼓舞!激动时刻,眼前的盛况不禁让人缅怀先烈。这场阅兵是对于先烈最好的告慰,这不仅仅是纪念,更是精神传承。我们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新时代的我们,要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用努力奋斗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用微小的力量汇聚成强国的洪流。
学院青年教师 刘林楠:作为一名大学电子专业教师,观看阅兵仪式,我深感震撼与自豪。当信息化作战装备、无人智能系统等“国之重器”驶过天安门时,我格外激动——这些先进装备的核心,正是我们电子领域研究的通信模块、信号处理和集成电路。阅兵展示的科技强军成果,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雄厚底蕴。这正是我们电子人奋斗的方向: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守护国家的“硬实力”。我将继续投身科研与教学,为祖国培育更多电子人才,为强国强军贡献智慧力量。
学院青年教师 穆开热姆·麦海提:阅兵仪式上,先进的装备整齐列阵,彰显着国家的强大军事实力。其中,通信装备的发展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从抗战时期简陋的通信设备到如今高度智能化、数字化的通信系统,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不仅体现了我国科技水平的飞跃,也为国防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通信工程在国家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深感自己肩负的教育使命之重。阅兵仪式不仅是对国家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 。作为高校教师,我要将抗战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和平来之不易,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学院青年教师 马鑫:观看阅兵仪式直播让我心潮澎湃,整齐的方阵、昂扬的士气和先进的装备让人深感震撼,尤其是雷达、通信设备和无人机等高新技术的展示,更让我作为一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感受到科技与国防紧密结合的力量,也让我意识到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实验中培养的能力未来可以转化为国家发展动力的基石,想到这些,我深切体会到肩上责任的重大,阅兵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像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把青春和才智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
学院教学秘书 阿曼尼沙·阿不都热合曼:阅兵仪式中,千余名官兵组成的军乐团演奏着《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抗战老歌,战旗方队中“杨靖宇支队”、“狼牙山五壮士连”等战旗迎风飘扬。这些都让我仿佛看到了先烈们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的英勇场景,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教育服务岗位上,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阅兵仪式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传承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教师,将阅兵仪式所展现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院青年教师 吴芳:观看阅兵仪式现场直播,内心无比澎湃和自豪。此次观礼让我对教育使命有了更深的感悟,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应该将把对历史的敬畏、对和平的珍视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让“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成为学生的价值底色,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院青年教师 杨玉佩:观看阅兵仪式,我为人民军队的强大实力与昂扬士气深感振奋。这不仅是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实盾牌,更是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身处和平年代,我倍加珍惜祖国的繁荣昌盛,更坚定以科技与教育报国的信念。80年前无数青年为民族存亡浴血奋战,今天作为喀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教师,我将把“强国必须强军、强军必须强技”的使命融入育人与科研,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
撰稿:热孜瓦古力·买买提
校对:彭慧
审稿:牛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