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中南民大与喀什大学共绘“多彩中华”画卷,将爱国主义与科技教育浸润边疆少年心田

发布日期:2025-08-09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通讯员 向红 龙华

近日,由中南民族大学“和合”辅导员工作室、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与喀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联合组建的“语润边疆 数智赋能”暑期实践队,带领喀什荒地乡的三十余名中小学生,在喀什大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科技文化体验”融合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为边疆少年厚植红色基因、点燃科学梦想,以深度校际合作共谱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自荒地乡尤喀日莫尔吐木村、萨依巴格村和金胡杨村的孩子们经历了一场特殊的成长之旅。在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百年党史图文展与科技突破实物展交相辉映,全景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讲解员以喀什从边陲小镇到现代化都市的沧桑巨变为切入点,生动诠释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引发了孩子们满满的自豪感。

走进自然博物馆,雪豹、普氏野马、北山羊、盘羊、黑鹳等新疆珍稀野生动物标本映入眼帘,这是孩子们首次如此近距离接触这些“高原精灵”,直观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科普教育基地内更是热闹非凡。在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萨拉麦提·吾麦尔老师的专业讲解和耐心引导下,孩子们亲手探究声波震动的奥秘,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流体力学的神奇。当地壳现象模拟装置启动时,现场更是响起阵阵惊叹。每一次动手操作都激荡起孩子们探索科学的浪花,一颗融合着爱国赤诚与科学梦想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悄然种下。

喀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栾彦奎结合自身扎根喀什七载的经历,号召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西部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东苗表示,同学们跨越语言、饮食、气候三重关卡的坚持,正是“和合之美”的生动诠释,并勉励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做好社会实践活动。

从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红色洗礼,到自然博物馆的生态启蒙,再到科普课堂的科学火种传递,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实践,为边疆青少年架起了连通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接下来,两校计划在荒地乡共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打造常态化教育帮扶平台,以教育融合促进民族交融,用科技薪火点燃乡村振兴梦想。

喀什大学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0998-2891008

新泉校区: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学府大道380号

东城校区: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城东大道200号

邮编:844000